以评价改革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第四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

3月29-30日,第四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
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吴卿 梁文婷)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育评价改革助推教育强国建设,3月29—30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和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湖南师大附中承办的第四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
年会主题为“以教育评价改革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有2场大会、6场平行论坛、2场海报展示、1场《“破五唯”政策效果评估、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课题中期汇报及交流研讨会、3场工作坊、1场“期刊主编面对面”学术沙龙活动、1场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发展共同体项目闭门研讨会,近70位专家面对面交流。作为本次年会的承办单位,湖南师大附中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该校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抓手,向全国教育界展示了学校在“研究型高中”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大会现场。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静出席开幕式,他表示,当前教育评价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引领,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协同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需集众智、聚合力。期待本次年会激荡思想火花,为湖南乃至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致欢迎词,他表示,湖南师范大学深耕教育评价领域80余载,构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学校将充分发挥“师范引领”作用,依托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区等平台,与全国同仁携手,共同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奋进之笔”。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在致辞中表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进一步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教育评价改革的战略研究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开幕式。
在29日举行的主论坛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首席教授郑泉水,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教授侯杰泰,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兼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分别作高水平主旨报告。
本次年会特别聚焦教师评价领域的创新实践。在年会现场,湖南师大附中校长黄月初以《教育评价助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成长》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结合学校构建“三维五维”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实践,阐述如何通过精准评价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破解“唯分数”评价困境,为教育强国建设夯实师资根基。

大会现场。
聚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湖南师大附中两位实践者带来深度分享。副校长苏建祥作《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的课堂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湖南师大附中“三导四学”课堂教学实践例谈》报告,系统阐释学校如何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与“自学、互学、展学、用学”四环相扣的教学评体系,实现“教-学-评”深度融合。课程与教学处副主任朱修龙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三导四学”课堂教学理念为例》报告中,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在该理念引领下研究型课堂样态的重塑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变,展示了培育学生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实施举措,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撑。
自首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举办以来,这一平台始终紧扣国家战略,聚焦教育痛点,已成为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闭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王殿军表示,本次年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内容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数字化、AI赋能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评价改革凝聚了新共识、增添了新动力、扩大了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