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 北京科技成果亮眼

2025-04-01 07:59:00     阅读量:0

北汽福田最新研制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液氢重卡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昨(31)日,为期五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闭幕。在当天的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19项科技成果重磅发布、5项重大项目落地签约,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百余台机器人现场服务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128场活动。其中平行论坛60场。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作论坛总结发言时介绍,年会期间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奖者在内的1000余位嘉宾发表精彩演讲,335个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29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252个国内外高校,304家创投机构,千余家科研机构和近万家科技企业参与。

论坛年会充分展示中国科技的原创力量,开幕式上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布还首次展示“天工”“长安链”“RISC-V处理器核”等北京重大开源成果。理想汽车自研操作系统、银河通用的具身智能智慧药房解决方案等重要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充分展现了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北京各类创新主体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年会首次大规模组织130余台机器人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多场景提供服务,机器人科技秀火爆出圈。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集中展示490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其中首发首展项目130余个,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制造、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科技领域。

年会还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取得更多实效。设立投资北京服务台和洽谈区,举办17场区长会客厅、15场科技园区行等特色活动,给参会嘉宾提供各类咨询对接服务1000余次,促成各类招商合作签约269项。

科技成果服务大众生活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重大处处长张东玲介绍,本次论坛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很多服务民生的科技成果,体现了科技向善的价值,有力支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通过将微小的治疗仪器植入患者大脑皮层,就能够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实现自主活动,或者帮助语言障碍患者重新“开口说话”;手机AI智能体,像一个智能助手,不需要我们去自己执行繁琐的手机操作流程,只需要下一个指令,它就可以自动去访问手机的不同App,进行自主操作,帮助我们一键搞定每一个生活需求。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罗敏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今年初,他们联合北大第一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开展精细运动解码,以及针对渐冻症导致的言语障碍开展中文言语解码,取得重大临床进展。植入“北脑一号”的首批三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设备有效通道数98%以上。其中,在宣武医院完成手术植入的,是一位渐冻症导致的重度构音障碍患者,术后3小时左右的数据训练,已能解码60多个常用词,输出如“我想吃饭”“请帮我找医生”“我想出去散步”这样的短句子。随着训练深入,有望解码输出患者任何想说的话,速度达到每分钟80字以上,相当于为患者重建交流的能力。

北京新一代液氢重卡亮相

在面向经济主战场发布的重大成果中,北汽福田最新研制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液氢重卡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液氢燃料重卡领域实现从关键部件到整车系统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其超1000公里续航能力不仅刷新行业标杆,更直接推动氢能在道路交通领域应用场景从区域倒短场景向中长途干线运输跨越。

北汽集团首席科学家、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志东介绍,这款产品预计在2026年投入示范运营,积极为我国探索出零碳干线运输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双碳”战略贡献交通运输行业的力量。液氢重卡集23项行业首创技术于一身,围绕液氢特性,突破了液氢重卡集成关键技术、300KW高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液氢储氢系统等关键技术。在液氢储氢系统方面,开发安全可靠的车载液氢系统,车载液氢储氢系统相对气氢而言体积和重量降低三分之二,加注速度可达10公斤/分钟以上,真正解决了车载储氢量不足、加注效率低的难题,规模化应用后单公斤储氢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是未来储氢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秦志东表示,液氢体积储氢密度较高,适用于长途高速干线物流场景。液态氢纯度高,可提高燃料电池使用寿命。液氢加注速率快,降低了用户补能时间,提高了用户运输效率。“液氢加注为低温液体加注,能耗低。高压气态氢加注在高加注速率情况下,需要进行加注预冷,随着压力的提升,能耗进一步增加。”他认为,未来液氢在制-储-运-加环节综合成本低于气氢,整车能耗成本将与燃油车基本持平,用车成本更具竞争力。(记者 宋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