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引智,院士加盟!烟台大学人才工作会释放重磅人才引育信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通讯员 信煜璇
人才是第一资源。4月11日上午,烟台大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伊戈里·维亚切斯拉沃维奇·贝奇科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葛兴福,国家级人才殷福星,烟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吕永杰、人才办主任贾赵勇,烟台大学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学院学科带头人、系主任、高层次人才及教师代表、人才专员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院士工作室和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揭牌
会上,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卢国强分别与贝奇科夫团队成员尤金、精准材料高等研究院朱礼龙为院士工作室和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揭牌。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曙光为贝奇科夫、葛兴福、殷福星颁发聘书。


贝奇科夫、葛兴福和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王晓丽、柏云清作为高层次人才代表发言。贝奇科夫介绍了团队研究方向和成果,分享了与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合作交流情况,表示希望通过密切的合作为烟台大学发展贡献力量,为中俄两国传统而深远的友谊添砖加瓦。葛兴福讲述了在中国生活近20年的感受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并感谢烟台大学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平台,希望通过开展稳定、丰硕和紧密的合作为中国和全世界培养更多人才。王晓丽讲述了入职烟台大学三年来所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表达了对烟台大学全力支持人才发展的感谢之情,期待继续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继续发光发热。柏云清从“感动于跨越山海的事业选择,感动于高效务实的工作氛围,感动于家人般温暖的归属体验”三个方面分享了入职烟台大学的感受,希望以“核”心守护初心,用“链式反应”激发创新动能,共同书写属于烟台大学核学科的“聚变方程式”。
会上,贾赵勇作人才政策辅导报告。烟大法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精准材料高等研究院分别从“坚持党管人才,多渠道招才引智”“强化引育并举,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紧抓平台引才契机,发挥以才引才优势”三个方面分享了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
吕永杰代表烟台市委组织部致辞。“烟台大学秉承‘一所大学带动一座城市’的初心使命,始终以根植烟台、服务烟台为宗旨,紧扣全市发展所需,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为烟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吕永杰表示,烟台市委、市政府将把支持服务烟台大学建设与发展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努力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更加完善的配套、更加贴心的服务。
聚焦高端人才引育,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郝曙光作题为《踔厉奋发 勇担使命 奋力开创人才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人才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四五”以来学校在人才工作上取得的成绩。

“学校始终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党管人才日益完善,人才规模稳步提升,人才效能显著增强,人才评价持续优化。”郝曙光从国际国内形势、省市发展格局、省内高校竞争态势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格局态势,提出了人才工作的“632”目标任务,并作了详尽部署。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不断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绩效分配方式、人才工作奖励激励办法。二是聚焦高端人才引育,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分学科制定人才引进规划,打造特色引才品牌。三是加强校内人才培育,释放人才创新效能。扎实推动校内人才工程,精心培育高层次人才项目,着力推进青年人才筑基计划。四是整合优势资源要素,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卢国强在总结讲话中讲述了建校初期学校从四面八方会聚人才的感人场景。“当前学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全校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紧紧围绕学校‘一五八一’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卢国强说,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高对党管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刻理解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形成和凝聚尊重人才、关爱人才、包容人才、团结人才的思想共识。二要正视问题不足,不断厘清人才工作的思路理念。要从高层次人才数量与结构、人才效能释放、人才工作主体意识以及人才发展环境四个维度深入剖析,对标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任务,补短板、强弱项。三要着力改革创新,不断谱写人才工作崭新篇章。要聚焦学科布局,建强雁阵式人才队伍,建“3+10+N”人才工作格局;要聚焦目标任务,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提档升级;要聚焦效能释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聚焦实际需求,持续优化人才环境,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卢国强希望广大教师和各类人才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既要涵养“敢为人先”的志向和魄力,也要锤炼“甘坐冷板凳”的恒心和信念,更要秉持烟大“孺子牛”精神潜心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