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让城市空间美起来|跟着印尼艺术家加里波第去画油菜花 捕猎菌菇

2025-04-12 20:36:00     阅读量:0

清明雨润,谷雨生烟,在秀雅的青浦古镇水乡蟠龙天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今天下午,由余德耀美术馆和蟠龙天地共同呈现的社区公共艺术项目“走街串巷”开启第四篇章,迎来了印尼艺术家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Syaiful Aulia Garibaldi)创造的一系列户外雕塑与大型彩绘壁画,在绵密的细雨中开辟出一片“融合之地”。

《融合壁画》制作现场

加里波第1985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其创作横跨装置、绘画、版画与影像等多种形式,以研究型实践游走于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界地带。加里波第的艺术结合了他对微观生物、自然探险的观察,创造出将自然形态与幻想相融的共生体。

印尼艺术家作品让幻象和自然共生

在中国上海,他了解到清明时节,暖湿气候携降雨为蕈菌的繁殖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为他的创作营造了自然环境。他探索地衣、真菌等维系生命循环的杂交物种和现成样本。参与者在他的引导下,可共同探索菌菇生长的美学想象。

加里波第正在创作

“融合之地”的设想源自加里波第对在地文化、生态环境、社区建设等话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切入点尝试建立一种深度联结。他根据美术馆及周边社区的户外空间和气候环境,创作了一系列白色石膏雕塑,名为《融合雕塑》,散布于美术馆户外草坪及蟠龙天地景区内。他在精心雕琢的石膏雕塑体内培育本地菌种,使石膏体成为各式菌类生长的洞腔。这些菌菇的生命进程将贯穿整个展期甚至更久,并且随时间生长变化,形成动态的雕塑肌理。同时,加里波第将在美术馆建筑外墙对菌丝生长展开抽象的描绘,延续他对生物性与美学特质的持续思考。其画作经常以密集的比例编排和放大的视角来呈现微观生物进程在空间中的成倍增长,交织出生命、衰败、死亡与再生的抽象隐喻。

艺术家加里波第(左一)和余德耀美术馆馆长余至柔Justine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手作工作坊

在美术馆外墙,艺术家和社区居民、院校师生一起共创了大尺寸的《融合壁画》,和盛开油菜花呼应,呈现江南水乡生机勃勃的春日。据悉,创作灵感源自艺术家对中国和印尼两国文化内涵的思考,他用水墨画的意蕴描绘有机形态,和余德耀美术馆改造自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理念不谋而合。加里波第认为,“壁画既捕捉了被遗忘的历史与时间的流逝,也描绘了不断绽放的生命与延续,成为一种跨越时间和文化维度的视觉叙事,反映了历史遗迹与当代生态意识的共存。”

这是上海近年来首次举办的印尼艺术家个展。展览期间,馆方将发起“菌菇捕猎”活动,邀请上海市民在蟠龙天地寻找散落各处的菌菇,期望在社区互动体验中改变人们观看自然的方式,增进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有关生态平衡、万物共生的意识。展览持续到明年1月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