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饮、咖啡品牌相继出海 东南亚成为重要竞争市场
本报记者 钟楚涵 蒋政 上海报道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中国茶饮、咖啡品牌尝试出海,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喜茶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茶饮品牌,2018年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此后,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也陆续进入海外市场。
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指出,东南亚市场正成为中国新茶饮和现制咖啡品牌海外角逐的主战场。中国现制饮品品牌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将东南亚作为“全球化实验室”,既借力文化认同而不囿于舒适区,又保持创新锐气而避免内卷陷阱。
茶饮出海空间广阔
里斯战略咨询发布的《逐梦东南亚——现制饮品出海品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7—2021年是中国现制茶饮品牌发展的黄金五年,大大小小的茶饮品牌完成了中国版图的攻城略地,头部品牌迈入“万店时代”。在国内增长见顶的困局之下,各大茶饮品牌开始“出海”掘金。喜茶作为首个出海的新茶饮品牌,2018年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重现国内大排长龙的疯狂场面。此后,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一众品牌也在海外开启加速键。
在出海的门店数量上,报告显示,相比起台式奶茶在欧美有较多门店,大陆的新茶饮品牌布局海外市场时多聚焦于东南亚国家,如蜜雪冰城的门店集中在越南(>1300家)和印度尼西亚(>2600家),霸王茶姬核心发力马来西亚(>130家),喜茶则率先发力新加坡(7家)。
目前,果茶品类在东南亚的扩张中面临供应链的挑战。里斯战略咨询高级顾问杨茜茜向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果茶品类首先肯定要跟当地盛产的水果相结合。这与中国有非常大的不同,中国本身地大物博,比如葡萄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因此喜茶可以将之作为标准菜单的商品。但是在东南亚葡萄不是很多,荔枝也不是很多,所以菜单里面的常规品一定是要有调整的,要跟本地盛产的、有稳定供应的水果品类结合。其次,在中国市场,要把什么品牌做大,一定要找到源头供应链,比如柠檬茶那些品牌都在种柠檬。品牌在出海的过程中,如果要在国外持续下去,就不能只依托在农贸市场采购。把供应链做深、做透,才是支撑企业在果茶这个赛道里面能够走得更稳的方式。”
对于东南亚未来现制茶饮市场的未来发展,报告显示,台式奶茶的时代将被终结,大陆的中式新茶饮与本土势力将开启“绞杀战”;奶茶才是东南亚茶饮主战场,“小清新”果茶难以复制辉煌;三年内东南亚茶饮会进入“生死局”,没有持续爆品研发力就会面临出局;“奶茶甜品化”趋势将加速席卷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如何在堆料内卷中打造品类创新将成为突围关键;泰国、马来西亚将迎来“茶饮健康化”风口,霸王茶姬等更有望占据下一阶段市场主导权。此外,里斯方面认为,对于中国现制茶饮品牌而言,中国茶、香气、功能这三大机会值得企业重点关注,这中间有望诞生出全新的品类创新。
咖啡市场竞争环境更为复杂
目前,东南亚咖啡市场的体量很大。报告指出,目前东盟十国的人口约6.8亿人,大约是中国人口的一半。根据欧睿数据,2023年东南亚咖啡市场整体规模约715.4亿元人民币,相较于中国市场的1438.2亿元同样接近一半。同时,近五年东南亚地区咖啡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高达5.35%。
就整体东南亚咖啡市场的特征来说,里斯战略咨询顾问沈扬笛指出:“对比中国和东南亚主要国家,不管是从人均的消费量还是从饮用的历史、对咖啡品类的理解以及认知来说,事实上,东南亚才是更加高阶的市场。像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主要的东南亚国家,人均咖啡消费额超过中国。从饮用咖啡的历史或者文化积淀来看,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这些国家都是由西方人把咖啡引入到当地的,但是当地形成咖啡或者咖啡店文化的时间远远早于中国。”
在具体的市场上,里斯通过对东南亚各国咖啡市场扫描发现,西方咖啡与东南亚本土文化深度交融,诞生各具特色的咖啡品类与饮用方式,同时东南亚本土现制咖啡市场也各具特色。报告调研显示,在泰国,呈现明确的价格分化;在马来西亚,本土品牌加速抢占经济型空白市场;在印度尼西亚,品牌化、连锁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越南,咖啡店数量领跑东南亚,但以精品化、休闲化个人咖啡店为主。
报告指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品类,东南亚市场现制咖啡的竞争环境相较于现制茶饮品类会更为复杂。相较于大规模出海的茶饮品牌,中国咖啡品牌出海东南亚的实践仍在起步阶段。目前仅有已经在中国确立领先地位的两大品牌——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已经完成了东南亚拓店,其他更多品牌则仍处在规划和观望阶段。根据报告,2023年3月,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首店开业。截至2025年2月,瑞幸咖啡已经在新加坡开设了51家门店。截至2024年9月,库迪咖啡在全球已经进入28个国家,入驻300+城市。
对于两家企业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的差异,沈扬笛向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在东南亚,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虽然从门店或者营销上是差不多的打法,但是他们的节奏和整体的方式还是略有区别的,瑞幸咖啡在2023年年初先进入新加坡市场,首先进入一个高势能的市场,直到今年1月份才进入到第二个国家马来西亚。而库迪咖啡会比较急一些,是广撒网式的,在东南亚各地去招加盟商,快速地做到很多国家去。从整体的思路来说,目前观察到,瑞幸咖啡更多还是偏稳打稳扎,或者先是从高势能市场建立品牌,逐步辐射的方式。库迪咖啡是低价、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模式。从这两家的对比来说,瑞幸咖啡的方式会相对稳健一些。”
对于中国现制咖啡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发展的机遇,里斯方面判断,一是经济型现制咖啡市场的潜力仍将不断释放;二是高端型市场有望更快比中国迎来分化;三是门店模式存在更丰富的分化空间。
(编辑:于海霞 审核:孙吉正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