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3平米的咖啡店,藏着闹市的简单快乐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
3平方米的小店长啥样?
在杭州拱墅区的孩儿巷里,藏着这样一家咖啡店:店铺面积不大,里面除了柜子和操作台,空间差不多只够容纳两个人走动。
没有精致的桌椅、昂贵的设备,追求一切从简,但小店人气高,打卡、种草不断,很多人排队也要来,被称为“神一般的小店”。
主理人是一位80后青年。最有意思的是,他在杭州连开几家咖啡店,几乎都走了“小而美”路线,面积均不到10平方米。
4月12日,记者去现场瞧了瞧这家小店的神奇之处。

藏在闹市里的小店 俞倩玮/摄
毛坯装修、咖啡样式不多
顾客却说在这里找到简单快乐
“Uncle Shu Coffee”几个字样夹在沿街众多招牌之间,要不是跟着导航过来,恐怕很难注意到这家特别的小店。
探头向里望去,空间看起来十分局促,只够站得下一两人。
墙壁均保留着水泥毛胚状态,“水逆退散”的贴画、“发”字摆件以及灵隐寺的蛇年挂历,就是全部的装饰。
两侧桌子则是咖啡操作台,摆放着各种设备。咖啡师正站在店内中间,操作平板电脑,调控自动化咖啡机的参数、出水等情况。

咖啡师正在制作咖啡 俞倩玮/摄
随着滚烫的热水注入咖啡杯,没一会,带着浓郁香气的美式就制作好了。
基本上,顾客点单拿咖啡后就离开。要想堂食,只能抢坐店外放的寥寥几张轻便式露营椅子。
这种极简风还体现在菜单上:仅有澳白、美式、手冲三种做法,但可以自行DIY想要的豆子、烘焙方式以及对应口味。
记者看到,每杯售价18元,如果自带杯子,还可以再减5元。
“开这家mini店的原因啊,租金便宜点,又在闹市区。”主理人舒展笑着说。

店内情况 俞倩玮/摄
他告诉记者,孩儿巷这家店于去年11月份开业,“现在创意类咖啡很多,我们也想做得差异化一点,用的都是SOE(单一产地浓缩咖啡)浅烘做法,保留咖啡本身口感。”
为了把控咖啡豆的品质,舒展通常会选择当季咖啡,每次测试三四十种生豆,研究适合的烘焙方式,最终优选出性价比高、风味浓厚的咖啡豆。
“当时是碰巧看到,一下子就种草了。这里价格很划算,同样的咖啡豆,在别家店喝,可能就要两三倍的价格。”95后小钟是咖啡爱好者,小店开业之初,他就来光顾了。

咖啡单 俞倩玮/摄
小钟周末的时候,有空就会来店门口坐坐,一边喝咖啡,一边向来往客人推荐下自己代理的香水。
对于小钟来说,这处小小的角落,氛围很轻松,可以和来往的陌生人打招呼,看看充满烟火气的街景,“有种简单的快乐,能放空下自己。”
每日卖出百来杯
同款小店他已开出几家
和小钟一样,喝了一次还会再来的顾客不在少数。
“每天差不多能卖出百来杯。”舒展说,小店的顾客以附近上班族为主,大多都是喜欢喝咖啡的老顾客。
“一来二去,和一些客人成了朋友。”说到这里,他提到了墙上几幅装饰都是客人送的——
“水逆退散”的贴画来自一对年轻夫妻,小两口基本每天都要过来;灵隐寺的挂历是一位从事商务行业的客人送的;旁边面包店的老板从上海带回来“发”字摆件,他们时不时还要坐在一起交流咖啡经验……

店内的装饰 俞倩玮/摄
舒展觉得,他开这家小店的初衷就是希望来往的客人,可以不用精心打扮,提着买菜的袋子或是拿着刚买的热包子,来点一杯咖啡,简简单单开启美好的一天。
“咖啡是我生活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舒展和咖啡打交道已久,先后做过咖啡师、咖啡培训等职业。
自己开店以后,他基本上从早忙到晚,早上6点起床,7点半准时开店,晚上6点回家休息。
“带来的成就感,一个是客人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有品质的咖啡,另一个是能跟咖啡师合作开店,让他们有低成本创业的机会。”
舒展介绍,在孩儿巷这家店之后,他又连续在杭州潮鸣巷、太平门直街等地开了几家咖啡店,面积都只有几平方米。“开业的有4家店,现在正在装修的还有两三家,和咖啡师之间是共创的模式,希望带给同样热爱这一行的人更多机会。”
平时,舒展主要负责几个门店的技术指导、选品把控、品牌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
采访的最后,他聊了聊对未来的期待:“争取在杭州开出更多店,让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家独特的小店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