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2025年,北京楼市稳了吗?数据里找答案

2025-04-14 08:05:00     阅读量:0

■今年一季度,全市新房网签9700套,同比增长12.3%,二手房网签43000套,同比增长31.9%,给2025年开了个好头

“楼市彻底爆了”“新单价地王诞生预示暴涨”“楼市小阳春不行了”“通州楼市跌回五年前”……最近的楼市挺热闹,各方号称专家的自媒体重出“江湖”,有说涨的有说跌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忽高忽低的言论,看得不少买房人没了主意:“到底能不能换套两居?这会子买了下个月大跌咋整?”也看得一些卖房人来了情绪:“有人看中了也不卖,再等两个月价格还得蹿一蹿。”

买或者卖,这是市场选择,也是预期判断,判的是北京楼市稳没稳。

2025年,北京楼市稳了吗?抛开纷纭和情绪,让我们在数据里找答案。

以时间为轴,先看成交量:

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1月,全市新房网签2835套,二手房网签12319套;2月,全市新房网签2102套,二手房网签11763套;3月,全市新房网签4742套,二手房网签18981套。

再看成交价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北京新房成交价格环比下降0.4%,二手房成交价格环比上涨0.1%;2月,北京新房成交价格环比上涨0.1%,二手房成交价格环比持平。

3月,根据机构监测,北京新房成交价格环比上涨11.3%,二手房成交价格环比上涨1.6%。

坐标轴里连点成线,虽不是一条条笔直上扬的斜线,却无一例外都在向上走。

综合着看,稳的趋势更明显。今年一季度,全市新房网签9700套,同比增长12.3%,二手房网签43000套,同比增长31.9%,给2025年开了个好头。

趋于活跃的市场,是购买力的有效释放。“不到26万元的首付,就在三环买下一套小一居,月供6200元,也承受得了。”90后小宋一个月前拿到人生第一个房本。他说,搁两年前,光首付就得60万元,“是真够不着。”

因城施策、精准发力,楼市的健康发展要求政策具有灵活性。降首付、降利率、降低非京籍家庭购房门槛、取消普宅标准、上浮公积金住房贷款额度……去年9月以来,北京以“小步微调”的方式,逐步取消了多年前为遏制恶性投机而出台的多项限制性措施,适应了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也为真实需求松了绑,让一个个小宋买得了房、买得着房。

这种释放,也传导到了土地市场。3月18日,海淀树村地块成功出让,成为北京住宅土地历史上第一宗楼面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地块。业内人士就说,开发商对稀缺土地的热情,与楼市企稳有关,“面包卖得掉,面粉才有价值”。

有人会说,数据向稳了,那得看多,“楼市一片大好,要普涨了”。这又误解了趋势,或者说,还在拿“单边行情”的老套思维看待当下的市场,还在跟着感觉走。

趋势是市场运动的方向,由众多个体决策构成的楼市,从来不是千人一面。户型、房龄、配套,甚至买卖双方合不合眼缘,都可能影响成交的决策,继而影响某个区域一时的涨跌。

情绪感觉不对,该跟着什么走?

对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的楼市,不仅不能一味“拱火”,更要摒弃短线思维,用长期主义的定力,全面观察真实的市场。

观供需结构——

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剖析楼市,我们发现,北京当下的市场成交中,超半数都是改善型,其购房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过去挑房子看价格,现在更在意层高、户型、得房率,以及园林设计。”一个家庭掏出真金白银,自然得仔细挑。

希望住得好,这是消费升级的A面。不过,市场供应还没完全跟得上变化,反映在一季度的新房市场,户型合理、得房率高、绿色低碳的“好房子”卖得不错,地段、户型、配套等综合得分一般的房子,销售压力依然不小。

观产业态势——

经历三年阵痛后,房地产行业正走出低谷,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从2024年4月的91.82,攀升至2025年2月的93.80,这是产业调整的A面。但也要看到,虽降幅有所收窄,但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相比去年同期仍在下降,还得接着爬坡。

观经济环境——

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站上荣枯线,工业部门景气度回升,中小企业回稳运行。但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仍然承压,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的恢复尚需时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写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就像《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所说,“房地产是百姓资产最大的一部分,楼市稳住了,就可以释放财富效应。”

挑战更是机遇。这需要各方继续破冰前行,形成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当春风吹散迷雾,市场终将证明:真正的稳,是螺旋式上升中的深刻重构,是能穿越周期的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赵莹莹,袁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