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解码广交会“基因图谱” 感受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

2025-04-15 18:38:00     阅读量:0

央视网消息:时光荏苒,从1957年到今天,广交会已走过68个春秋,历经四次迁址,一栋栋展馆成为记录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化石”。今天,让我们跟随镜头,一同解码广交会“基因图谱”,感受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

在广东广州的琶洲展馆,此时,“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正在进行中。那您知道广交会的起点在哪吗?

记者手中的这张文件就是广交会的“出生证”,1957年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同意4月份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通知。由于交易会在广州举办,大家都称它为“广交会”。当年4月25日,酝酿已久的第一届广交会,在记者身后的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拉开帷幕。虽然当时展馆面积只有9000平方米,但参展的品种有1万多种。除了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外,还有我国设计和生产的解放牌汽车,一经展出成为当时的重磅新闻。

1957年举办的两届广交会成交额超过8600万美元,在当时可谓空前成功,广东省和外贸部决定兴建一座广交会的独立展馆。记者手中的这张手绘透视图就是侨光路陈列馆,位于广州市侨光路2号。该陈列馆楼高5层,历时半年完成修建,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第3届到第5届广交会就在这里举办。

1959年,广交会再迁新址——起义路1号陈列馆。直到1973年第三十四届广交会都在此举办,它也成为羊城八景之一“珠海丹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4年,广交会完成第三次迁址——入驻流花路展馆。恰逢改革开放前夜,这片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群,悄然为“春天的故事”埋下伏笔。

2003年试用、2008年整体搬迁至琶洲展馆,这是广交会第四次迁址。海珠桥边、流花湖畔、琶洲塔下,一座座展馆记录着广交会的辉煌历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走向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