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京首个6G领域概念验证中心
来源:【紫金山新闻】
紫金山实验室6G领域概念验证中心日前揭牌成立,这是南京首家聚焦6G领域的概念验证中心。4月8日,记者走进中心实地探访,跟随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深入了解6G技术发展进展,以及紫金山实验室6G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低空经济、城市治理、智能网联交通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探索。据悉,高精度定位、毫米波相控阵等优秀科研成果已成功孵化,吸引社会投资约4000万元,开展公司化运营。

聚焦6G典型场景,构建五大试验场
踏入紫金山实验室大楼,墙上“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16个大字,彰显着实验室的高远追求与磅礴气魄。走进6G实验室,一面被巨大蓝屏完全占据的墙壁闯入视野,极具视觉冲击力,定睛细看,视频画面竟是上秦淮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
“这里是整个概念验证中心的‘大脑’,统筹协调着分布在各地的试验场,监控管理各项试验数据和运行状态。你看到的视频是无人机实时传回来的,属于上秦淮超大容量城乡综合治理试验场验证工作之一。”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为记者介绍,这个试验场主要开展6G超大容量传输技术验证和应用创新,借助6G技术的强大优势,实现大规模多路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以往在区域巡查中,要全面检查一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如今无人机半小时就能巡视一周,应急响应时间更是提升至分钟级,大大提高了城乡综合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据了解,6G概念验证中心重点围绕6G“泛在连接、通感融合、通智融合”等六大典型场景,聚焦“超大容量、超远距离、确定性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关键能力,将6G科技成果置于各个真实场景中进行验证。目前,中心已建成一个总控指挥中心和太湖超远距离渔业资源保护、上秦淮超大容量城乡综合治理、无线谷超低时延智能网联交通、浦口超广覆盖低空经济、天文台城市覆盖等五个试验场。

投用试飞场地,储备多个待孵化项目
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与紫金山实验室联合建设的6G概念验证试飞场暨 6G 概念验证平台外场也已在宁正式投用。目前,试飞场吸引了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团队开展无人机蜂群协同通信等技术验证,并储备十余个待孵化项目。

步入外场一处空旷地带,记者看到,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地紧盯手中设备和空中变化。此刻,6G空中卫士技术正在接受严苛考验。
天空中,一架未授权飞行器悄然闯入警戒区,就在它现身瞬间,依托6G强大的运算与感知能力,搭载空中卫士技术的监测设备捕捉到异常。0.1秒,设备便完成了对这架飞行器的精准识别。屏幕上,飞行器的型号、特征等关键信息迅速跳出。与此同时,其飞行轨迹也被实时生成,以动态线条清晰呈现。此外,依托系统具备的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功能,值守无人机收到执勤指令迅速升空监视、取证、拦截。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效得令人惊叹。

记者还了解到,搭载6G无蜂窝技术的物流无人机智能配送场景此前已在江宁落地。送药无人机从天元西路附近的药房起飞,搭载着药品,13分钟抵达7.4公里外紫金山科技城。与传统配送方式相比,效率提升2至3倍,成本下降了50%-60%。
推动边验证边转化,吸引社会资本注入
“我们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尤肖虎说。
目前,6G概念验证中心已搭建了近20人的专职服务队伍,提供场景技术验证、技术熟化、系统集成、市场拓展、股权融资、管理咨询等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在验证过程中,就开展科研成果的工程化改造,完善周边配套技术,形成具备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雏形,增加技术成果对资本的吸引力,再衔接后端的‘拨投结合’等成果转化措施落地。”工作人员介绍。
具体来看,6G概念验证中心将按照“项目库”“专家库”“资金库”三库的管理模式开展运营。其中,“项目库”将与全国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优秀创新企业一起,把优秀的科研成果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定期跟踪项目进展,同时,把企业的潜在需求反馈给各个项目负责人,促进双向奔赴。“专家库”,由科学家、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融资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对项目开展把脉问诊,筛选合适项目开展概念验证。“资金库”,指的是与紫金山科技产业集团等“长期资本”“耐心基金”合作,设立种子基金、“拨投结合”资金池等专项基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链。

后续,概念验证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6G的技术验证、场景验证的相关设施,培育一支精干内行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为全国的高校成果转化贡献江苏力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