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亮眼
开局新气象,万事竞争先。春日的金昌,工业战线捷报频传: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一;全市工业总产值666.9亿元,同比增长32.6%。两项主要指标“飘红”,勾勒出金昌工业经济春潮涌动的奋进图景。凭借强劲开局,金昌市一季度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实现“开门红”,为全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定不移培育壮大产业体系。我市持续推动高水平市企融合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印发实施产业链年度行动计划,更新完善产业链图谱,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和招商引资清单,加快培育提升“2+4”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能化投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年产50万吨高浓度尿基复合肥、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项目建成投产,2万吨高端PVDF树脂产业链等项目加快推进,高品质镍基新材料、硫酸钠废盐综合利用、1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2+4”现代化产业集群155个续建和新建项目开复工92个、开复工率59.4%,完成投资37.4亿元、投资完成率13.2%,一季度实现产值485亿元,增长21%。
多措并举推动三产企稳回升。建立完善三产调度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召开专题调度会4次,推动三产企稳回升、加快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支撑有力,分别增长17.4%、13.3%。积极推动规上服务业倍增,印发实施《金昌市服务业企业倍增行动计划》,研究制定《支持企业规下转规上若干措施》,分解下达县区、金昌经开区规上服务业年度培育目标,编制“白蓝黄”培育清单,召开规上服务业企业倍增推进会议,全力推进企业升规入统。截至目前,新增规上服务业入库企业5家,明鑫物流、金瑞福联合快运、领越检测、康兴科技、市国投等5家企业预计年底前可完成入库。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资金2128.4万元,带动消费超过1.5亿元。
加力提速抓实项目建设。我市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强化“五个清单”调度管理,压茬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举办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兰张高铁金昌段全面施工,水源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高品质镍基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永昌抽水蓄能电站、2000兆瓦调峰煤电、S52金山高速公路等项目有序推进,286个市列重点项目开复工198个,开复工率69.2%,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3.8%。更新完善《项目政策资金申报导引》,谋划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等领域项目155个,总投资131.9亿元,资金需求82亿元。申报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2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5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0个(另上报绿色通道专项债券项目40个)。一季度,全市向上争取资金25.4亿元,占年初目标任务的47%,支出率36%。
全力以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认真落实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制定《金昌市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全面优化“标准地”供应流程,金昌经开区、永昌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全部实行“标准地”供应,累计出让“标准地”66宗、576.83公顷。“金昌信易贷”平台入驻经营主体49490家,累计授信2247笔共171.72亿元,通过平台累计发放贷款83.4亿元。大力推进“诚信金昌”建设,巩固提升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水平,城市信用监测指标排名稳居全国261个地级市前100位。
一季度,全市产业集群“拔节生长”、项目建设“加速跑”、工业经济赢得“开门红”,亮眼数据背后,是金昌市在工业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开拓进取。全市将在巩固一季度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锚定目标、乘势而上,以更有力的举措、更高效的服务,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以实干实绩谱写工业经济发展新篇章。
记者:武玲奕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柴纳敏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