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邓州市桑庄镇:小丝线联结振兴梦,新乡贤赋能发展路

2025-03-26 14:34:07     阅读量:1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郑佳 郑海瑞

3月24日,春风拂过邓州市桑庄镇官路营村新绿的柳枝,“大成纺织捆包绳加工产业002联结点”的红色厂标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随着从江苏连云港驶来的重型卡车卸下12吨原材料,厂区外等候的三轮车队伍瞬间沸腾——这个总投资百万元的产业项目,正以“一根绳”为纽带,编织着桑庄镇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在车间培训区,53岁的李大姐正演示捋线接绳的技巧。“现在一天能挣百十块,往后熟练了工资还会涨咧!”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新领的1800斤原料。这位曾因照顾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如今已成为村里的“技术能手”。目前,该企业首批200名“家门口的产业工人”平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最远的来自15公里外的邻镇。

“选择轻体力、易上手的捆包绳加工项目,就是要让留守群体在庭院、地头都能赚到钱。”据企业负责人杨书柯介绍,项目特意设计了“原料配送+居家加工+集中质检”的模式。“我们根据农时调整生产计划,让村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稳定增收。”目前,该企业正与苏州某电子企业洽谈合作,计划年内引进智能电子元件加工项目。“新项目将提供月薪3000元以上的岗位,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

“我们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桑庄镇党委书记崔钟菊指着厂区外的党建文化墙介绍,作为落实邓州市“八大行动”中“产村融合行动”的实践项目,官路营村“1+N”产业体系以大成纺织为龙头,带动周边村组(社区)发展来料加工产业。目前,企业每周消化20吨材料,支付劳务报酬6000元,让留守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庭院就业”。

“邓州发展,我的责任!”像杨书柯这样在外打拼多年后,选择带着市场资源和技术经验返乡创业的“新乡贤”们,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已为已返乡创业需要扩大规模和即将返乡创业的企业预留了50余亩发展用地,未来将打造‘初级加工、电子制造、物流仓储’的产业综合体。”桑庄镇镇长高书举表示。近年来,桑庄镇创新实施“乡贤回归工程”,通过建立“亲情联络站”“创业服务站”,吸引30多名在外乡贤返乡投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