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返乡,产业回乡!保康创业“小车间”托起就业“大民生”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韬、向宗涛、吕莉莉)近年来,保康县人社局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帮扶,引导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因地制宜兴办乡村“微工厂”“微企业”“帮扶车间”,吸引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保康县歇马镇鸿赢刀具有限公司,返乡创业人员熊永辉正在全自动焊接机前,全神贯注地观察刀具生产情况。
熊永辉早年在宜昌市一家刀具公司上班,2022年,保康县良好的就业创业政策,让他决定回到家乡投资建厂。
“小孩也小,父母年纪也大了,从多方面了解到保康的营商环境很适合我从事的这份工作,所以想回来试一下自己创业。”保康县鸿赢刀具有限公司负责人熊永辉说。

2024年,在县人社局的帮助下,熊永辉申请到3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并通过参加全市创业扶持项目评审,获得2万元的资金奖励及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我们公司主要经营的是精密刀具,包括线路板刀具和汽车刀具,主要销往广东和江苏。企业共有12名工人,每年支出劳务工资48万元。”熊永辉说。

目前,该公司生产车间配备全自动焊接设备4台、全自动开槽设备18台,年产值可达600万元。车间除固定员工外,还设置了灵活就业岗位,不限工作时间,以计件形式给务工村民结算工资,便利的条件吸纳了周边30多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是进一步提升焊接工艺,目前有4台机器,计划增加到20台,力争每月产量达到500万支,每月产值实现90万元。”熊永辉说。

歇马镇睿鑫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手工劳动密集型公司,主要生产高频变压器、滤波器、电感、磁环等产品。
公司员工鲁学桂是土生土长的歇马镇庙坪村人,早年在深圳打工,得知“家门口”也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便决定返乡。
“听说家门口建了厂房,我就决定回来上班,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鲁学桂说,以前在外地做过类似的工作,所以上手特别快,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块钱工资。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有乡村“微工厂”“微企业”“帮扶车间”50多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就近就业,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
保康县人社局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返乡创业,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体系,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全程“保姆式”服务,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促进返乡创业群体回流。今年一季度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7笔10238万元,其中,为89名返乡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3万元。

“我们将继续加大返乡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以稳岗位、扩就业、提技能、保增收为抓手,找准返乡创业与精准就业的着力点,搭好就业供需桥梁,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千家万户的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保康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启龙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万元 保康县 保康 刀具 政策 车间 全自动 县人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3-28 14:31:00
- 本文链接:https://www.qckvzv.cn/news/mVv1rBNw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