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绿城中国:2024年利润腰斩,好房子如何匹配好利润?

2025-04-01 19:54:00     阅读量:0







绿城称,若剔除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因素,公司2024年利润为正增长。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卢宝宜

编辑| 余乐

2025年3月31日,绿城中国(03900.HK)召开了2024年业绩发布会。

财报显示,2024年,绿城实现营收1585.46亿元,同比增长20.7%;股东应占利润为15.96亿元,同比下降48.8%。

数据来源:绿城中国财报

利润低,似乎一直是困扰绿城的问题。不过,绿城在财报中表示,若剔除资产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因素,公司2024年利润为正增长。

在此前的年报预告中,绿城就提前给股东们打了“预防针”,预计利润大幅下降。对此,官方解释称:“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及公司主动加大长库存去化力度,加快库存结构调整,导致2024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亏损增加所致,达49.17亿元。”

存货减值指的是库存项目在当前房地产低迷的情况下出现跌价。在业绩发布会现场,绿城中国执行总裁耿忠强进一步解释,存货减值是每家房企都在面临的问题。2024年度的资产减值项目基本全部来自2021年之前的库存项目。面对2025年,公司会进一步改善去库存问题,预计2025年公司整体收入将保持稳定,但利润指标仍面临一定压力。
加码“好房子”

2025年是绿城中国成立的30周年,在新任掌门刘成云接班之后,而立之年的绿城,未来走向如何,显然是投资者们更关注的问题。

刘成云是典型的央企“实战派”,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下称“中交集团”)工作超30年,曾主导多个重大项目落地。中交集团是绿城中国的最大股东,持有绿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8.97%。2024年末,中交集团旗下房地产公司中交地产在亏损53亿元后退出房地产市场,针对房地产的业务重心更多转向绿城。

市场普遍认为,这一人事调整,意味着绿城有望进一步承接中交集团的资源倾斜,发挥“央企信用+市场化机制”的双重核心竞争优势,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背靠中交集团的央企背景,公司融资成本正在逐年下降。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新低。其中,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较2023年末的4.1%下降40个基点;一年内到期债务占集团总债务23.1%,维持低位。

针对接下来的行业动态,绿城预期,中央调控政策将持续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着政府因城施策、减少限制性措施,一二线城市有望触底反弹。同时,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显著提升,可为绿城提供充分发挥产品优势的机会。

因此,对于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预判,绿城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在业绩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预计今年拿地目标超过去年。“希望往更高的目标追求。”

此前,响应国家对“好房子”的号召,绿城中国发布了行业首个“好房子”企业标准,一次性发布三本高品质住宅技术图集。

绿城项目的热销也验证了旗下“好房子”的产品力。财报显示,2024年,绿城自投项目平均一开盘就实现去化率82%,回款率104%;64%项目实现开盘即溢价,溢价率最高达1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经计算,绿城2024年销售均价为29069元/平方米,高于2023年销售均价28323元/平方米。

如何解决房子的溢价问题,也许是解决企业利润问题的一个探索。在营收增长、住宅销售均价提升的情况下,绿城的利润问题仍待解决。

图片

责编 | 秦李欣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