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多元合作为消除和治愈病毒性肝炎努力

2025-03-31 11:33:00     阅读量:0

3月26日-30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汇集了全球肝病研究者、临床医生、公共卫生专家等,共同探讨和分享关于肝病预防、诊断、治疗与管理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在该主题定调下,病毒性肝炎的消除与治愈,尤其是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突破性价值备受各方关注。

中国肝炎防控成就瞩目

面对病毒性肝炎这一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中国政府将加强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要目标,并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进一步细化包括乙肝在内的传染病防控专项行动的目标。

多年来,通过加强免疫规划,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并全面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中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国家疾控数据统计,近5年来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占传染病总发病数比例保持下降趋势;而多年深耕之下乙肝防控成绩更为突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从1992年的9.72%降至5.86%,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流行率降速最快,从9.67%降至0.30%,降幅超过96%,已提前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流行率

“肝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肝病防治成就离不开国家顶层设计的完善、防控措施的优化、生物医药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群防群控基础的不断夯实。”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表示,站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持续优化慢性肝炎管理策略,贯彻落实乙肝疾病全程管理方针,有效推进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助力“健康中国2030”传染病防控目标的实现。

从肝病防控到“消除”,立足“功能性治愈”

治愈是肝病治疗的理想目标,也是科研创新的核心方向,在达到“治愈”目标的路上,“功能性治愈”被认为是一个可努力实现的终点。“功能性治愈”定义为患者停药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持续检测不到,意味着患者无需再接受治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既往传统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方式,较难达成乙肝表面抗原消失的情况,且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也让患者面临治疗疲劳和药物副作用的压力。如今“功能性治愈”已成为慢性乙肝理想的治疗目标,2023年,中国国家药审中心颁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指出新药研发以“功能性治愈”作为重要的终点进行研究设计,同时这也是目前国内外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终点。

消除肝病不仅是医学挑战,更是全球公共卫生的共同使命。为加速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中国在推进乙肝防治体系建设的进程中,更与多方机构合力打造差异化路径,赋能全球“治愈”网络。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贾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