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地再出发!苏州以最舒心营商环境抢抓全球新赛道|快评

3月29日,2025苏州苏商大会召开。千余名苏商会聚苏州,共谋发展大计。图/苏州市工商联
日前,2025苏州苏商大会召开。这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市民营企业和苏州籍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共谋发展的宣誓大会,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开辟更广阔发展前景,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动员大会,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推介大会。
拼经济,营商环境是绕不开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头部工业城市,营商环境一直是苏州引以为豪的城市招牌,不仅连续五年荣获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称号,且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探索价值。
如昆山在全国率先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理念,苏州工业园区则诞生了全国首家一站式服务中心,苏州相城区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企业支付领域的应用,助力营商环境水平再提升……可以说,在营商环境打造上,苏州长期以来都展示着引领者姿态。此次苏商大会,再度向外界释放了在新的发展环境和阶段下,苏州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信心和决心。
为民营企业打造“苏式服务”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苏州是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也是外资集聚高地。数据显示,民营经济为苏州贡献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的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80%的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90%的经营主体和研发投入。而苏州外资企业落户数量、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等都长期居全国前列。
这种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构成,决定了“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相对很多城市,苏州有着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内驱力。比如,在打造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苏州一直在因应企业和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不断“推陈出新”。
如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围绕优化提升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5个环境”,推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致力于让广大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而不断升级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背后,有一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全力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全生命周期的难点问题。
比如,围绕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三百工程”,全链条优化人才服务;聚焦打造青年人才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发布《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围绕青年人才求职就业、安居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关切提出9条“一揽子”支持举措,推动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为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构建“金融超市”;为提升企业办事效率,提升“1+10+N”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高效增值服务……
而为了及时集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破除发展梗阻,苏州还建立了民营经济人士动态感知机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民营经济数据统计共建共享机制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决策中的“晴雨表”作用。
擦亮“苏州最舒心”金字招牌
这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苏式服务”,本质上就是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不断厚植肥沃土壤。其效果也是显著的,抛开宏观经济层面的数据,有两个“吸引力”最能说明。
一是,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目前,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超407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达45万,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二是,对各类企业的吸引力。根据日前发布的江苏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苏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此外,2024年苏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总数达到219家,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五。就在前不久,苏州又一家企业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全省第11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截至目前,苏州共有220家A股上市企业,其中57家为科创板上市企业。
苏州共有25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2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双双位居全省第一。
而“2024苏州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户均拥有一类知识产权达到35.9件,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性。
近年来,苏州先后被世界银行和《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并连续13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到底如何,人才和企业最具发言权。
从这个角度说,在聚集人才和企业上的“近悦远来”之势,正是苏式营商环境质量的最佳注脚。
当然,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终点。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苏州要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攀升新高度,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必须得继续扩大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优势。
作为开放型和国际化的工业强市,今天的苏州加速由制造向智造跃升,并打造全球科创新高地,面临的竞争和需要集聚的高端发展要素,已不能局限于在国内找对手和空间,而是要对标世界一流城市和面向全球拼抢一流资源要素。
因此,比照全球一流标准,继续擦亮“苏州最舒心”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势在必行。这次大会,就是集结号和行动令。
客观地说,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苏州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并无太大的先天优势。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可谓生动诠释了“爱拼才会赢”。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拼”,正是营商环境。在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苏州的发展即便经历起伏,也终能一次次回归“巅峰”,更说明营商环境底色的极端重要性。
“苏式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今,苏州再次出发。相信在持续升级的营商环境的助力和全体苏商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城市将继续勇立潮头,书写更多发展奇迹。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刘军